【编者按】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的“大先生”:他们在学校“三有三会”党建品牌引领下,做“有技能、有情怀、有文化”的示范、引导学生“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着力培养吃得苦、沉得下、上得手、走得远,具有忠诚度、责任感、中国心、中国情,具有基本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和健康生活品位的新时代卓越工匠。
即日起,我们将围绕教师节主题,推出“教师节·致敬榜样”系列报道,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分期、深入、立体化地聚焦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个人与团队,挖掘他们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事迹,展现其教学科研、育人服务中的动人风采,讲好工大“大先生”的育人故事,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感受教育家精神的磅礴力量,向所有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教师节·致敬榜样|张海霞:以匠心打磨课程,以爱心滋养学生
张海霞,艺术学院教师,扎根艺术设计教育一线21年,始终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以“设计思维重构育人生态”为核心,贯通“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社会服务”育人全链条。她深耕教学创新,主持和参与建设精品课程8门,主编教材2部,专著1部;主持课程思政相关项目3项,发表思政教学核心论文1篇;强化科研反哺,主持参与完成纵横向课题30余项,将三星堆文化等地域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践行“以赛促教”,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3项;推动专业建设,牵头新建2个专业,建成3个校企实训基地。曾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标杆作品奖、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一、立德树人,初心如磐,她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张海霞同志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率先垂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她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专业课程为载体,党建资源为引擎”的育人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她主持课程思政项目3项,均获校级奖项。提交的案例《以文化人,以创彰文》入选校级思政经典案例库。2024年,她独立撰写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文发表于高校德育成果文库,系统阐述了思政与课程融合育人理念及其实践路径。在担任党总支宣传委员期间,她积极推动“专业传播+思政教育”融合,主导制作专业招生宣传片,广泛解答考生咨询,有效提升了专业吸引力和学校美誉度。
她不仅是课堂上的严师,更是学生生活中的益友。先后担任2个班级的班主任和4个班级的学业导师,她用心用情陪伴学生成长,所带班级曾荣获“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她关心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发展,成功助力32名学生实现实习就业无缝衔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深刻内涵。
二、深耕教学,守正创新,她是课程育能的实践者
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是育人的基石,21年来,张海霞同志始终深耕教学一线,教学考核多次获评A级。她主讲《文字与版式设计》《品牌策划与形象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好评。面对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她勇于探索教学创新,推行“多维教学体验”模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她主持建设了校级优质课程《文化创意设计》、精品课程《版式设计》及在线公共艺术课程《穿越时空的文化—文创作品赏析》;积极参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5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2025年,她正主持建设本科智慧课程《文创产品设计与实践》并同步开发新形态教材,展现了其持续创新的教学活力。

张海霞同志教学能力突出,成果丰硕,连续两年(2020、2021)荣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一等奖;2024年,其主编的数字教材《文化创意设计体验》样章荣获第二十七届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标杆作品奖”。这些荣誉是对其精湛教学水平和持续改革精神的最佳注脚。
三、科研反哺,服务社会,她是知行合一的探索者
张海霞同志深谙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她始终坚持“学术-产业-教学”紧密联动的育人模式,积极投身科学研究,聚焦地域文化,尤其是三星堆文化的创新设计应用。她主持了《“三星堆+”创意设计带动德阳全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德阳市社科联“十四五”规划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三星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德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5项省市级纵向课题,并将研究成果无缝对接到《文化创意设计》等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她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将行业实战项目引入课堂。近年来主持《蜀味佳肴系列广告设计》《德阳经开区集团VI设计》《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等横向项目13项,并将这些真实项目转化为《广告设计》《品牌策划》等课程的实战任务,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锤炼技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张海霞同志将育人课堂延伸到广阔天地,带领学生深入乡村,服务国家战略。2018年,她带领20名学生赴广元罗圈岩村,完成54幅民俗壁画、1套导视系统及旅游地图的设计与实施,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她再次带领学生投身珙县文创产品设计、乡村振兴农产品展示等项目,将设计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她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炼升华,形成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已通过校级教改课题验收。
四、以赛促教,匠心育才,她是学生潜能的激发者
张海霞同志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她将高水平学科竞赛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式,引入企业标准与竞赛评审机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多年来,她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学生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3项、市级奖项8项。比如,她指导学生在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项;在中国好创意第十八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在“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权威赛事中屡获殊荣。这些奖杯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奉献,是她点燃学生创新梦想、托举学生职业起飞的生动见证。

五、甘为人梯,强化内涵,她是专业建设的开拓者
作为教研室主任,张海霞同志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她致力于专业内涵建设与育人生态优化,为课程育人提供了坚实的顶层设计和平台支撑,主导完成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专业的申报与建设,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牵头制定了23门课程标准,实现了该专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024年,她参与申报并完成“产品设计”本科专业建设,实现了学校艺术类本科教育“零的突破”,牵头构建了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课程体系,为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成功建立3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企业导师“云实训”项目,学生作品获企业认可并被采用,有效促成了9名毕业生被合作企业直接录用。
六、终身学习,精进不休,她是双师素养的典范者
张海霞同志始终践行“育人必先育己”的理念。近十年来,她持续投入500余学时提升“双师”素养,考取平面设计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3项,获得SYB创业导师、“双师型”教师等专业认证2项。她曾深入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践,并将实战经验融入教学,驱动课程升级。她4次受邀担任省市级设计赛事评委,将行业前沿标准与规范引入课堂,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同频共振。

从教二十一年来,张海霞同志始终以爱心与智慧践行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她以匠心打磨课程,以爱心滋养学生,不断探索艺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设计人才倾注全部心血,堪称优秀基层教师的典范。(文/图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