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教师节·致敬榜样|唐咏春:“e路”传薪火 筑梦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 设置


【编者按】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的“大先生”:他们在学校“三有三会”党建品牌引领下,做“有技能、有情怀、有文化”的示范、引导学生“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着力培养吃得苦、沉得下、上得手、走得远,具有忠诚度、责任感、中国心、中国情,具有基本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和健康生活品位的新时代卓越工匠。

即日起,我们将围绕教师节主题,推出“教师节·致敬榜样”系列报道,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分期、深入、立体化地聚焦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个人与团队,挖掘他们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事迹,展现其教学科研、育人服务中的动人风采,讲好工大“大先生”的育人故事,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感受教育家精神的磅礴力量,向所有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教师节·致敬榜样|唐咏春:“e路”传薪火 筑梦育新人

唐咏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她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岗位21年,历任辅导员19年,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15年。为不断强化思政课理论教学效果,她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推动朋辈育人和自育育人。2022年,她主持成立“e路筑梦”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70余部短视频作品,她与学生一起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工厂社区,走进学校对口帮扶的罗圈岩村和求吉乡拍摄微视频作品。她指导学生获得“领航计划”省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并完成多个“互联网+”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其中1项获省赛铜奖。

她创作并主讲的视频作品《理响巴蜀》在“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展播;作品《紧跟伟大领航人民族团结话初心系列》获2023年四川省委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视频二等奖;主持“传火者”基层理论宣讲队作品荣获“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四川省高校理论宣讲选拔赛二等奖。唐咏春同志用行动践行了一个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育人情怀,她以长期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持续在育人岗位上贡献力量。

一、融理论于实践,做学生成长的“引航者”

作为一线辅导员,唐咏春同志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用心做好每一项育人细节。在班级管理中,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细致落实贫困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奖学金评比等事务,同时兼顾心理健康教育、宿舍文明建设、问题学生引导、班干部培养、毕业生就业推荐与网签审核等工作,全方位守护学生成长。她格外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发展,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需求,助力他们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多年来,她所带的2016会计2班、2017物流管理2班等3个班级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2017电子商务2班、2020电子商务1班2个班级获评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班级建设成果显著。

唐咏春同志在育人实践中始终坚持“理论赋能实践”,积极探索思政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融合路径。围绕育人主题发表论文17篇,其中1篇收录入学校2022年《德育文库》;主持完成德阳市社科联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1项、参与2项,主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3项、参与4项,以理论研究为育人工作筑牢根基。先后荣获中国机械政研会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研究会辅导员案例二等奖、2022年校级“辅导员工作案例”征集一等奖、2021年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2021年校级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二等奖等荣誉,彰显了扎实的育人能力。

二、拓思政新维度,做朋辈育人的“创新者”

(一)打造网络思政阵地,扩大育人覆盖面

为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积极探索网络思政与实践育人新路径,推动朋辈育人与自育育人落地见效。2022年,唐咏春同志主持成立“e路筑梦”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带领学生创作70余部思政类短视频,同时主讲、创作多部理论宣讲视频,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她主讲的《理响巴蜀 未来关键词——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与指导学生创作的《理响巴蜀 未来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经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推荐,在“学习强国”“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等平台展播,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她主持的“传火者”基层理论宣讲队作品《紧跟伟大领航人 民族团结话初心》获“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四川省高校理论宣讲选拔赛二等奖;带领学生拍摄微视频《紧跟伟大领航人民族团结话初心系列》获2023年四川省委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二等奖;微电影《传火者》获四川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微电影类三等奖,网络思政成果丰硕。

(二)创新实践育人形式,丰富思政课堂内涵

唐咏春同志带领学生以微视频、微电影为载体,拓展思政实践渠道。她指导拍摄的微电影《岭上花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之“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五届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斩获省赛特等奖与国赛优秀奖;指导学生1项作品荣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四川高校大学生微电影校赛二等奖;指导学生2项作品在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校赛特等奖、1项作品荣获一等奖;指导学生2项作品在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荣获校赛特等奖,1项荣获校赛一等奖,让学生从“思政课听众”转变为“思政理论传播者”。

(三)借力赛事平台,深化思政实践成效

结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唐咏春同志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指导学生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主题开展项目。其中主持指导的《筑梦“荷”乡——志愿者助力秦巴山区(罗圈岩村)乡村振兴》项目获“建行杯”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另有3个项目获校级金奖、3个项目获校级银奖,让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强教学提能力,做课堂育人的“深耕者”

唐咏春同志在思政课教学岗位上始终以高标准打磨教学质量,兼顾课程建设与团队培养,助力教学实效提升。长期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就业实务指导》等课程教学,注重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融入课堂,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生活温度”。

2023年9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后,她牵头组织教研活动,探索混合式教学方法,推进题库标准化建设,并主动指导新教师备课授课,助力教师团队成长。在教学改革与竞赛中带领教师团队获2023年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获2024年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参与实践育人项目《“传火·铸魂”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获评四川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参与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共产党在四川》两门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公共关系》校级线下优质课程和《酒水调制与服务》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参与的2项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均获一等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课程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二等奖,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贡献力量。

四、亮党员先锋色,做党建育人的“引领者”

作为党员教师,唐咏春同志始终以先锋标准要求自己,在党建工作中深耕细作,以党建引领育人实效。在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原经济管理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15年间,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学生党员发展“一表、一册、一卡、一答辩”工作规范,细致完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与转正、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等工作,同时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党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积极推动党建与实践融合,与天元街道武庙社区共建党建平台,多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所在的经管系党总支2019年获评四川省先进党组织、德阳市先进党组织,2021年获评校级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单位;参与完成的“三思三有四创优”工作法,获四川省高校优秀支部工作法。

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期间,唐咏春同志积极配合支部书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党支部与德阳市东湖街道高槐村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建设。2024年,该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1年坚守思政一线,唐咏春同志始终饱含育人情怀,用脚步丈量育人之路,用行动诠释教师使命,在理论探索、实践创新、教学改革与党建引领中,书写了基层思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返回原图
/